《山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30年)》(生物質能部分)
以生物質能資源的能源化循環利用和清潔利用為重點,堅持因地制宜、多元發展,宜電則電、宜熱則熱、宜氣則氣,推動生物質能資源規模化和市場化開發,提高綜合利用水平和效益。力爭到2020年、2030年,生物質能年利用量分別相當于替代515萬噸標準煤、1010萬噸標準煤。
1.生物質發電
科學分析各類生物質資源量,統籌協調生物質資源多種利用途徑,根據生物質資源特性、分布特點,結合城鄉用能需求,合理制定生物質能發電發展目標和項目布局。力爭到2020年,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30萬千瓦;到2030年,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
(1)科學規劃布局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
在魯西北和魯中地區農作物秸稈集中區、魯南林木產品加工聚集區、膠東半島果樹枝椏柴資源豐富地區,科學規劃布局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新建項目原則上按照熱電聯產方式進行設計、建設;結合用熱需求和技術經濟可行性,對已投運農林生物質純發電項目進行供熱改造,積極推進生物質熱電聯產為城鄉居民及工業園區供熱。到2020年、2030年,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50萬千瓦、350萬千瓦。
(2)安全規范建設垃圾發電項目
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原則,根據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規劃布局,在確保安全可靠、先進環保、省地節能、經濟適用的前提下,規范建設垃圾發電項目,統籌解決大中小城市、縣城及其周邊鄉鎮的生活垃圾處理問題。在經濟發達、土地資源短缺、生活垃圾量大、人口密度高的地區,合理布局獨立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其他具備條件的地區,可通過區域共建共享等方式建設;在生活垃圾填埋場,規劃布局填埋氣發電項目。鼓勵對污泥、造紙廢棄物和黑液等進行資源化、無害化發電利用。到2020年、2030年,垃圾發電裝機分別達到70萬千瓦、100萬千瓦。
(3)合理確定沼氣發電規模
依據畜禽養殖場、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以及造紙、釀酒、印染、皮革廠等企業工業有機廢水規模,配套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合理確定向周邊用戶供氣規模,積極發展余氣發電工程。到2020年、2030年,沼氣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0萬千瓦、50萬千瓦。
2.生物質成型燃料
加快生物質成型燃料在工業供熱和民用采暖等領域推廣應用,為工業生產和學校、醫院、賓館、寫字樓等公共設施和商業設施供應熱水和蒸汽、開展集中供熱,為農村提供炊事和采暖燃料。因地制宜建設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基地,探索建立覆蓋城鄉的生物質資源收集以及成型燃料生產加工、儲運、銷售、使用的產業體系,保障生物質成型燃料規模化、可持續利用。到2020年、2030年,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力爭分別達到150萬噸、300萬噸。
3.生物質燃氣
結合新農村社區、美麗鄉村建設,在農林剩余物資源豐富、農村經濟條件較好、居住較為集中的鄉鎮、村莊,以及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城市污水處理廠、工業有機廢水處理設施周邊,建設大中型沼氣、氣化等生物質燃氣制備工程,開展發電、集中供氣等利用。鼓勵對沼氣等生物質燃氣凈化提純壓縮,作為管道燃氣或車用燃料,實現生物質燃氣商品化和產業化發展。到2020年、2030年,生物質燃氣年利用量力爭分別達到11億立方米、13億立方米。
4.非糧生物液體燃料
按照“不與民爭糧、不與糧爭地、不破壞環境、不顧此失彼”的原則,合理開發荒山荒地、鹽堿地、黃河故道等邊際性土地,種植能源林和甜高粱、菊芋等能源植物,推進非糧生物燃料乙醇和纖維素乙醇生產試點,發展與功能糖等生物煉制相結合的燃料乙醇技術與工程示范,降低生產成本,力爭早日在我省形成規模化生產和應用。加快推進生物柴油技術研發,逐步建立餐飲等行業廢油回收體系,科學引導和規范以餐飲業和廢棄動植物油脂為原料的生物柴油產業發展,積極開展非食用木本油料作物生物柴油產業化示范,探索開發非食用草本油料和微藻資源制備生物柴油,支持生物柴油推廣使用。繼續推進濟南、棗莊等市車用乙醇汽油推廣工作,力爭年利用量保持在120萬噸以上。
5.生物質分布式能源
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的原則,發展生物質氣化和沼氣等集中供氣、采暖制冷、生活熱水、電力多能聯供系統,就近開發、就近利用,為周邊居民和用戶供應綠色能源,改善生產生活水平,增強供需協調能力,提高生物質能源利用效率。